当前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德国有个非同寻常的养老村---福利德纳村 | 收藏

发布日期:2017-02-06  作者:96558一键通
 

 


来源/奇创旅游规划

作者/孔洞一

 

德国社会的老龄化程度比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人口结构已出现老龄化的趋势。根据“德国联邦政策研究中心”调查,德国2010年60岁以上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23.6%,德国平均寿命是82.3岁。


德国的老龄化社会压力很大。比如,很多地区政府建设的基础设施,维持越来越困难。医疗点覆盖不够,医生要负责大片区域,医护人员不足、设施不足等问题凸显,传统医疗和护理体系的供应效益已经很低。


由此,在社会层面上,相关部门就需要寻求新的理念和方法,为社会保障系统提供财政支持、专业技能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从而促成依靠社会民众力量建设“养老及健康公共基础设施”。


在这一背景下,德国的社会化养老及健康服务业积攒下了多年经验。

 

福利德纳村位于德国西部风景如画的莱茵兰地区,离附近的大城市杜塞尔多夫和艾森距离都在20公里以内。村子以T.F.基金会的创立者“福利德纳”的名字命名。这个村子是T.F.基金会从1987年开始规划建设的,是一个容纳了多种社会服务设施的综合服务基地。其中有专门设计的老年住宅、残疾人住宅、精神病患者住宅,以及基金会总部和培训中心,还有具备疗养功能的“精神康复花园”等设施。

 

这里目前有600多个居民居住。其中有200多个老年人,150个左右残障人,40个左右的精神病患者,另外还有200多个陪护家属和义工以及专业的服务工作人员。除了老年人和特殊人群之外,这里也经常迎来参观旅游的团队、社会公益团体以及参加教育培训的学员们。

 

 

村里的每一个老人都会得到“定制化的护理程序”

 

福利德纳村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养老院、护理院或精神病院,而是一个生活化的村子,只是把这些功能和村子整体很好地融合了起来。住在这里的人们,和住在自己的故乡一样,过着平静的生活,一旦需要紧急或特殊的护理,相应的服务设施和人员就会及时到位。“平静中安享晚年”,也是这一村子的氛围特点。这使得村子成为一处环境幽静、设施齐全、服务周到,同时又和外界社会密切联系的健康和养老胜地。

 

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


村子里的一般服务设施和所有的村子一样。人们所需的日常生活设施,这里都能找到。


商店里除了物品齐全,也和大多数超市一样,平价并提供“打折”商品。邮局里有值班的职员,可以和其他地方一样,收取和发送信件和包裹。小酒馆提供午餐和咖啡,并且可以包场子开私人酒会。理发师价格实惠,技术娴熟,提供美容美发服务。小教堂也可接纳各个不同教派的信徒们。


“村委会”的大厅是公共大舞台。这里经常进行电影播映、时装表演、周末舞会、戏剧演出等。在每个住宅里,还有专门为住户们设计的公共活动场所,可以有小范围的聚会、活动等。这里也是村里媒体《村公报》的发送和阅览场所。

 

 

 

住房和护理

 

公寓区

  

老人护理区包含十二个不同建筑风格的房屋,并提供可满足210位有不同护理需求的人的床位。所有的房子都是无障碍通行,以方便轮椅出入。每间洋房设有一个小厨房、餐厅、客厅,并有一个公共区和一个花园区。几乎所有公寓都位于地面层,有一个小阳台、小温室和绿地出入口。大部分客房是单身公寓,并设有独立浴室,以及电话和有线电视。除了基本的设备,如护理病床、床头柜和衣柜之外,服务部门可根据公寓大小(最多33平方米),并按照个人需求,设计和安装量身定做的家具。另外,也可以饲养小宠物。

 


护理

  

所有的护理,都是专业护理人员。其具体的工作要点是基于每个对象的个人健康病历而来。他们会与每个人的家庭医生和专业医生、药房、治疗师接触,并讨论出“定制化的护理程序”。如房间的消毒清洁、脚部日常护理都是不能落下的环节。在这样的框架下,医疗人员,护理人员和家政人员会在一起,多学科交叉共同工作。

  

社会化生活服务


在住宅内部,居住者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节目。如:记忆训练、休息体操、游戏、唱歌、烘烤食物等。另外,也有宗教服务、游览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几乎所有合理需求都会在能力所及之内得到满足。这部分工作也是活跃日常气氛非常重要的部分。

 


房间服务


服务部门提供每日三餐、咖啡和小吃以及各种饮料,并可以根据要求安排特殊饮食。此外,中午也可以到村子里的小酒馆点餐。服务部门对公寓的房间和公共区域定期清理,其中也包括居住者的个人衣物。

  

短期护理和临时护理

  

在210个公寓房间之间,服务部门安排了8个分散的临时护理点。这些护理点可以被这些公寓的住户使用。这些临时护理点都配备了急救设施和专业护理人员。陪护人员可以减轻亲属陪护的负担,并可给新来的人们介绍相关环境设施。


特殊的护理

 

老年痴呆症患者

  

每个公寓房内都设置了针对老年痴呆症的特殊护理房间,由相关医疗专家轮番诊疗。

  

村子里还有一个“精神康复花园”,是一个对老年人,特别是老年痴呆症患者,有很大作用的疗养花园。

  

重病陪护

  

重病陪护,一般是亲属的使命。但一些亲属陪护缺乏必要的重病陪护知识。也有一些孤寡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亲友陪伴。于是便有了“重病陪护”这样的专业护理。护理者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和患者有长期的情感关切,并可以对病重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还能帮助家属和医生之间深入交流。最终,通过专业素养和精神关怀,为面临死亡的患者创造相对缓和的气氛。


特殊监护房

 

森林小屋

  

在“福利德纳村”边缘地带和自然保护区接壤的树林边上,有20栋“森林别墅”。这些别墅是单层公寓,上半层是半木结构,为居住区域。客厅配有内置厨房和内部天井,卧室布置得舒适有格调。下面是架空的连接一个小花园的庭院,在庭院的公共区域内,还布置了半砖石结构的多用途房。

  

精神治疗花园

  

2012年在村子里建成的“精神疗养花园”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是莱茵兰地区第一个具有医疗功能的疗养花园。对精神病患者及老年痴呆症患者有一定疗效功能,利用自然植物和辅助设施进行精神疗养。使用花园的居民,被鼓励参与其中各项活动,与自然接触,并且,在具有理疗效果的环境氛围里,与其他同伴和居民开展一定的活动和交往,实现自然与社会双重融合。

  

这个花园的设计建设,是由杜伊斯堡艾森大学、杜伊斯堡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所、室外空间疗养康复研究中心(ZAPP)等多个大学和科研部门共同参与的。T.F.基金会也是项目的承办方,负责了这项科研部门研究成果的落地、实践、建造,以及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和项目落实后的管理工作。


寻找社会活动的交友社

 

村子里的“交友社”,为村里居民提供日常社会交往服务。村里的居民可以到这里自由组合,结实新朋友,成为玩伴,甚至晚年的人生伴侣。

 

其中的生活引导者,可以由服务人员担当,其帮助居民实践各种生活爱好。如,散步、购物、聊天、做饭、手工、画画、阅读等。甚至也有各种教派的宗教活动。交友社也容纳村子之外社会各界的志愿者的参与,居民由此可接触到外面社会更多的人和活动。比如,农业收获、花园园艺等等。

 

 


申请入住的条件

  

可住到村子里的人有三种。第一类是需要满足“养老村”所服务的对象人群:年龄65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残疾的人、精神或智力有障碍的人。另外,服务对象的亲友也可共同申请住在村子里。第三种可能性是:义务的志愿者,也就是说,身体和精神正常的人也可申请入住村子,但必须履行至少一项服务义务,如照看邻居老人。当然,除了以上三类人,村子里随处可见的,就是护理人员和工作人员。

 

住在村子里的房租谁来付?

 

住在村子里的老人和特殊人群的房租费用产生一般分为三种情况:

 

  • 如果是政府性的社会救助项目支持的入住者(如:莱茵兰社会救助教育项目),产生的费用由莱茵兰地区财政支付。

 

  • 如果是个人申请的一般性公寓,产生的费用可从个人养老保险金扣除。房价与当地同档次平均房价基本持平。

 

  • 如果是个人申请的特殊护理住房(如森林小屋),产生的费用要个人另外支付。房价水平比当地的同档次住房平均房价高50%~100%。


护理费用有多高?


住在村子里的护理费也是必不可少的。收取额度因人而异。基本的护理费用,都可从养老保险金里扣除。少数有特殊护理需要的人群,需支付比较高的护理费用。

 

启示


政策导向给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做了引导和鼓励。


有悠久历史和发展成果的德国经验,其意义也在于此:将社会民间资本、社会公益创造力、科研力量的专业技能等要素统一协调,激发社会的创造力和自发管理能力。同时,目前“萎缩化,空心化”的农村地区,也能找到一种可能的再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