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田兰宁:创新×未来:汇聚所有养老人智慧,迎接老龄

发布日期:2017-09-06  作者:96558一键通
 

 

(本文整理自思德库研究院院长 田兰宁博士在第六届养老服务信息技术创新主题论坛上的讲演内容)

 

 

一、平衡社会快速老龄化与高速信息化中面对的难题


今天人们谈论养老话题,已经不止是概念的探讨了,需要科学利用数据把握养老最真实的面貌。有两个贴近人们生活、非常真实的数据对于业内而言特别值得思考。第一个数据是2020—2030年将是我国急剧高速老龄化的阶段。IT企业看到这个数据势必需要考虑,当前设计的解决方案是否能够迎接急剧快速变化的老龄化?如果产品现在畅销,那是值得庆贺的,但企业也需要考虑3年之后,政策、社会、需求等因素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创新势在必行。如果产品现在卖得不好,耐心地等待3年,就是巨大需求的来临和爆发。


另一个数据是,我国将在2050年成为全世界老龄化率最高、绝对老龄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并且伴随着劳动力人口的不足。2050年距今还有30多年的时间,目前50岁左右的人届时都将进入老龄阶段,面临巨大的老年人群,谁将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现在的80后、90后们将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必须承担起为父母们养老的任务。


众所周知,养老是一项消耗社会资源的事业,需要依靠强大的财力做支撑。幸运的是我国经过30年快速的经济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国家了,但是,中国对于老龄社会而言,准备的还远远不够,从4个方面可以看出挑战的严峻性:


第一,财富的积累不足。以日本为例,目前日本全民都在讨论一个议题——如何科学控制照护保险费用的使用,使得长期照护保险可以一直持续、稳健地运转。类似的情形对于中国,就是整个社会都在变老,如何积累和支配足够的财富去迎接未来的老龄社会,这也是今后我国在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又需要直面的巨大挑战之一。


第二,养老人才匮乏。全世界都缺乏养老人才,全世界也都在竞争储备养老人才。中国对于养老护理员的需求量为1000万人,而目前持证上岗的养老护理员数量不足10万人,由于养老人才的匮乏,如今全球都在思考智能机器人是是否能够弥补护理人员的不足?但除此之外,业界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将有限的专业和公共资源,以及已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行准确、合理地分配,使用在养老服务真正需要的关键环节中,充分发挥可利用资源的价值,提高它们的利用效益。


第三,如何使医疗体系介入慢性病和残疾问题的解决。目前全社会都在谈论“医养结合”,其中的“医”的定义对于老龄人群而言,与一般通识的现代医疗体系是两个概念。例如,考虑一个90岁老年人,当他的体重只有90斤时,相应的用药和治疗会是什么样子?养老机构的院长们都清楚,目前的医疗体系并不能够完全解决这位老年人的晚年照护问题。所以,到底有多少“医”的资源能用于养老,“医”和“养”又该如何平顺地衔接以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的效果,这些都将会是今后需要解决的严峻课题。


第四,公平、透明、高效的质量监管如何实施。如何保证老年人高质量、有尊严的晚年生活?如何让公共资源能够公平、透明、高效地被合理利用在实处?这些课题都值得深思。2017年是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监管年,而从长远来看,质量监管的盒子仅是刚刚被打开,整个体系和未来的一系列工作都还没有开始。


除此之外,人们在讨论社区养老的时候依然存在着许多疑问。例如,失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该如何消除隐患,保障其居家安全?家属和养老服务机构间如何才能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消除彼此的不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如何帮助养老服务机构科学管理人财物,实现合理资源整合下的经济效益提升?以及如何高效衔接医疗与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养生等一体化服务等等。如果我们无法准确地把握这一切难题,当我们在谈论养老事业或者产业的时候,我们的确是盲人摸象。


 

二、信息化助推优质养老服务新台阶成为行业发展必由之路

 


虽然我们面临着或即将需面临以上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整体事物的理解越来越透彻,随着大量数据的收集,人们对老年人全景画像的把握越来越清晰,因此,相信以养老服务质量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用信息化助推优质养老服务新台阶将会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这条必由之路离不开创新。首先是信息技术的创新。如今所有养老服务机构的实践探索向业内持续传递着一个信息,许多信息技术目前已经真正落实、融合到了养老服务的环节当中。所以,相比于5年前的养老,今天的养老已经发生了质变,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个转变更加给了业内满怀的信心,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和养老服务的协同共赢。我在与一位日本专家讨论中国养老和日本养老的差异性时,日本专家提到了一件事情,他说:“我认为养老问题在中国和日本最大的差异就是中国人现在是满怀信心的阶段,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恰巧中国又赶上了一个技术大爆炸的时代,所以中国人将养老看成了机遇,没有将养老当作是个问题。”本届论坛中涌现出许多乐观向上的创新,让人相信,通过信息技术和养老人的科学融合,用信息化助推优质养老服务新台阶是能够实现的,养老人们有信心直面挑战,携手共进。


不仅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养老人们源自本土的创新更加具有生命力。两年前,我开始着手推进养老服务评估工作,思德库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与全国养老界的同仁们共同构建基于科学评估的精准化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期的全国老年人能力评估员培训班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院长们和我们一起探索这条道路。在开创未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一线的养老人充满了智慧,共同开拓养老信息化路径的过程中,养老人给予了大量的启发,精准地发现了许多亟需且人性化的创新点,养老人们通过千万次的实践,客观地总结经验教训,从书本走向了创新。首先,如今的养老人善于用信息化工具来科学地管理整个流程。因为对于养老机构的院长们而言,一个科学的标准,一套量化的管理体系是实实在在的抓手,有利于养老机构合理地安排每一天的工作,精准地利用每一份资源。现在,有许多养老人已经成为引领地区乃至全国行业优质服务水平和信息化建设的标杆。


其次,养老机构的评估项目设计都极具个性化。虽然标准的评估量表是22个项目,但是许多养老人们会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老年人的了解认识,客观、合理、科学地创造一些因地适宜、贴近工作需求的评估项目。不一味的墨守成规,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


 

三、未来:所有养老人共同迎接挑战


为了让更多的养老人们能够发挥智慧,能够加入到养老创新的队伍中,需要构建开放的实验室,给养老人提供一个技术创新的基地,共同搭建一个规范的、人性化的养老空间,来培育全方位优质的养老人才,来引领智能健康养老的新浪潮,在此过程中,SSIDC联盟的核心委员们也会参与到开放实验室的事业里。未来一定是属于所有养老人们的,不仅是当前一代的养老人,还有未来的养老人,共同迎接挑战。


配合开放实验室,思德库养老网络学苑也为养老人们提供了一个平台,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知识的平台上无限连接每一个养老人。未来,IT企业们在做设计时不能仅依靠自身的想象,要学习和借用养老人的智慧,所以需要通过开放实验室和知识平台,让企业与养老人真正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一同测试产品,一起开发和创新解决方案,也通过无限的网络学习空间,继续推动信息技术和养老服务的深度融合。


为了助推IT企业与养老人协同的第一步,我们推出了一本养老信息化多年实践积累的成果——《养老服务信息化认知与实践》,全面展现养老服务信息化行业的发展现状,为全国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者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本书定位在前瞻性和专业性,汇集了目前国内养老服务信息化领域的明星案例,这些案例企业是国内一批最早探索养老的领先者,现在他们依然坚守着,相信未来他们依旧都是养老服务行业的领袖。未来,我们要汇聚所有养老人的智慧,共同努力,让老年人能够嵌入当下这个信息、社会网络之中,与我们共享社会化服务的福祉。让我们共同展望养老信息化的未来,携手创造答案。

 


最后,有一些我希望和大家分享,也希望大家能够和我共同交流的持续不变的话题,我写在了【兰宁心语】栏目中,大家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阅读,内容是这些年以来,我对老龄社会的思考,例如当我们在面对老龄社会时,该如何树立开放包容的意识,如何排除我们的忧虑,在社会老龄化的大潮下更好地发挥我们生命地价值。

 

——end——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若有疑问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