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动态 >

【行业资讯】关于构建“养老时间银行”可行性的探析

发布日期:2017-06-15  作者:96558一键通
 

“时间银行”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的,在时间银行制度下,会员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上海推进养老时间银行建设的时代背景

 

1、养老服务需求大幅增长,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不足。

 

养老服务需求总量和需求内容日益增加,老年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不足。上海市老年人口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不足同期职工平均工资的一半;

 超过六成老年人月支出低于2000元。

 

2、上海公共养老服务供给有限,社会化服务价格水平较高。

 

从公共养老服务供给存量上来看,养老床位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仅为2.9%;

 

从公共养老服务供给的增量来看,2010年到2015年,养老床位占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却在下降;

 

在公共医疗养老服务方面,老年护理院以及老年医院的数量屈指可数;

 

另外,虽然市场化运作的社会养老服务是公共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但其价格水平普遍较高。

 

3、保障措施逐步实施,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仍存缺口。

 

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保障措施,提升了部分人群的支付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获得一定范围内的养老服务保障。然而,由于上海的老龄人口化程度非常严重,以及前文提到的供需失衡问题,导致整体养老支付能力缺口仍然存在。

 

上海养老时间银行的发展历程与共性问题

 

1、上海养老时间银行的发展历程

 

上海市长宁区虹储小区的养老时间银行

 

虹口区晋阳居委会的“时间储存式为老服务模式”

 

老伙伴计划

 

上海时间银行

 

2、上海养老时间银行的共性问题

 

第一,养老时间银行规模小;

 

第二,养老时间银行持续性差;

 

第三,养老时间银行服务内容僵化;

 

第四,时间货币职能失效。

 

上海养老时间银行发展的瓶颈分析

 

1、养老时间银行参与意愿瓶颈

 

虽然目前阶段公众对养老时间银行还存在认知瓶颈,但是下列调研结果使得我们有信心突破公众对养老时间银行的认知瓶颈。

 

第一,在全部被访问者中,65.5%的被访问者考虑过自己的老年照护问题,84.3%考虑过父母的老年照护问题;

 

第二,在全部被访问者中,80.9%的被访问者参加过志愿者活动;

 

第三,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问者,尤其是本科层次的人群(主体为在校大学生)愿意成为养老时间银行“储户”的比例为65.5%。

 

2、养老时间银行主办机构行政地位瓶颈

 

纵观现有的多个养老时间银行雏形,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其他城市,主办与经办机构基本上都是街道、社区或者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养老时间银行规模较小,参与人数有限,无法在大范围内进行“通存通兑”,当“储户”搬离原有居住区域时,服务时间即作废。

 

3、养老时间银行的持续发展瓶颈

 

养老时间银行能否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瓶颈因素,调研结果也显示,在不愿意成为养老时间银行储户的人群中,45.5%的受访者“对养老时间银行的持续经营存疑”。

 

政府机构与保险公司共建养老时间银行的建议

 

1.清晰定位养老时间银行的职能,增强人们对养老时间银行的价值认知。

 

政府机构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清晰定位养老时间银行的职能:第一,养老时间银行是实现养老服务供需转换的“代际互助”组织,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志愿服务组织,养老时间银行的“储户”应突破志愿者的限定范畴。第二,养老时间银行主要为占比高达90%的居家养老人群提供“互助性”养老服务资源支持,同时也是社区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

 

2.政府提供“信用背书”,分级进行主办与经办

 

3.建立养老时间银行信息化系统,规范其运营流程

 

4.促进养老时间银行与长期护理保险的统筹发展

 

首先,根据养老服务对老年人支付能力的要求高低,构建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保障金字塔:

 其次,引导老年人合理组合养老服务支付能力保障措施。

 再次,养老时间银行可以成为长期护理保险的辅助性“实物给付”机构。

 

(来源:上海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