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业动态 >

残疾人机构养老还需更多投入

发布日期:2014-07-07  作者:Neo
 

 “新民晚报编辑部:阅读贵报2014年5月30日报道如何应对深度老龄化的文章,关注养老话题,感触极深。我有个胞弟患精神分裂症已有56年,今年79岁,上无父母,下无子女,住过精神卫生中心、疗养村,现住康复院,目前生活上能自理。56年来,本人坚持每周探视照顾服侍,可是常担心要是自己归天,弟弟由谁来关心照料?养老院难以接纳精神病患者,精神卫生各类专业医院设老年病房,粥少僧多,专门的精神病老年疗养院,目前仍是空白,何时能填补?养老院星罗棋布几百家,为何不创办一家老年精神病疗养院?我呼吁社会各界关注老年精神病患者,让他们也有安稳无忧的幸福晚年……”

这是记者几天前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倪老先生在信中倾诉了残疾弟弟的养老难题。倪老先生的顾虑并非个案,之前,也有不少残疾人家长表达了对子女未来养老问题的担忧,其中,尤以自闭症患者等智力类、精神类残疾人家庭为甚。抽样调查显示,中老年残疾人普遍关注养老问题,对机构养老需求很大。

养护机构最好再增加些

2006年,“为3500名重残无业人员实施养护服务”纳入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自此,市残联选取符合条件的196家养老院,作为残疾人入住的约定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培育专门的残疾人养护基地,接纳对象主要是重残无业人员。上海市残联迄今已在各区县建成19家残疾人养护基地,数千名残疾人入住其中。此外,市区残联和民政部门还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一些居家养护服务。

不过,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越来越多其他种类的残疾人步入老年,还有许多老人因病致残,对养老需求越来越大。

根据市聋人协会刚结束的抽样调查,626名55岁以上受访者中,404人表示“未来三五年内有意愿与其他听力残疾人一起集中养老”,远超“三五年内无意愿”的177人。盲人协会的数据显示,49岁至102岁的700余名受访者中,17%希望入住养老机构。智力、精神等残疾人对入住养老机构的需求更加强烈,所以,成立上海首家精神残疾人养护基地的松江区蓝色港湾敬老院如今一位难求。

市政协委员徐凤建、马伊里、钱君律、查波、沈杰等联合撰写提案指出,按照估算,现有养护基地的数量显然不够。

养护能力最好再专业些

上海目前有各类养老机构600余家,其中不少有空余床位,可以基本满足目前大多数残疾人养老的需求。然而,正如徐凤建委员指出的,残疾人对养老机构有特殊需求,而这是普通敬老院无法做到的。例如,听障残疾人希望护理人员懂手语;肢残人和盲人需要更好的无障碍硬件设施;脊髓损伤、强直性关节炎、神经肌肉病患者等重度肢残人需要全方位的贴身护理,如两小时帮助翻身一次等。

自残疾人养护基地建设以来,市残联采取了多种方式,如举办技能培训和竞赛,轮流将体检服务送进养护基地,上月,还在今年新设的上海市老年聋人定点养护基地—下沙敬老院举办了首期手语培训班。不过,相对有庞大需求的人群,掌握专业技能的机构和人员数量还是不足。目前,下沙敬老院已有23名聋人,预留床位达数百张,作为上海目前唯一的聋人专门养护点,今后会迎来更多聋人,这对其服务能力是个不小的挑战。

养护服务最好再便宜些

残疾人对养老机构有什么要求?价格实惠点,距离近一点,服务好一点,就是最集中的三项需求。

以价格为例,大多数养老机构的月收费集中在2000-2500元,价格虽不高,但也并非残疾人都能承受得起的。在聋人协会的调查中,三成受访者表示“有能力支付的费用”区间在1000-1999元,占最高比例;可承受2000-2999元收费的仅为23%。盲人协会的调查中,74%只能承受2000元以下费用。

目前,市残联对入住残疾人养护基地的重残无业残疾人给予每月700元的补贴,一些区县和街镇还有叠加补贴政策。如嘉定区对进入养护基地的低保和非低保对象分别给予400元和200元补贴,对入住嘉定马陆镇新建养护基地60岁以上残疾人再有200元叠加补贴,马陆镇对入住的重残无业残疾人还有200元叠加补贴,以及重残无业人员每月领取的900余元固定生活补贴,符合上述条件的残疾人入住后每月自掏腰包约200元即可。因此,马陆镇的这家养护基地5月开设至今,已有10人入住,有意向的还有13人。

残疾人希望,入住成本能与他们的承受能力更接近一些。此外,他们还希望增加布点,以便家人探视。新增的盲人、聋人、精神残疾人养护基地都在原南汇地区,客观上影响了一些人的入住意愿。对此,市残联副理事长季敏表示,将以协会调查数据和残疾人呼声作为今后布点的参考。

季敏还介绍,将在现有养老机构中,选择一批地理位置、服务能力适中,愿意承担特殊服务工作的单位作为特约机构,制定专门办法,给予资金、人员培训和工作指导方面的支持。市残联阳光康复中心正在摸索与普通养老机构合作共建“医养结合”的新模式,阳光康复中心将专业康复师输送到闵行区一家敬老院,提升其康复服务能力。此举如试行成功,可在更多机构推广。 本报记者 孙云